第(2/3)页 老朱满脸鄙夷的看着冯胜,忍不住调侃一句。 冯胜闻言却不以为忤,反而笑嘻嘻的道。 「咱这可是看女婿呢,自然是越看越顺眼,嘿嘿嘿……」 老朱闻言暗暗皱眉,满脸不悦道。 「咱还没说同意这门亲事呢!」 「上位,咱没想让孙女当正妃,您给皇太孙娶亲的时候,顺带脚捎上微臣家孙女就行……」 老朱见冯胜说得这么卑微,一时间倒是有点理解了。 「行吧。」 「既然你都把话说这份上了,咱要是再不点头就有点太过不近人情了。」 「不过咱们先说好了,正妃你就不用惦记了,咱看好沐英家的闺女了。」 冯胜闻言暗自一琢磨,还真应了自己那个猜测。 沐家和当年常家还真差不多,都是英年早逝,留下几个儿女,长子袭爵,长女嫁给太子和太孙..... 不过这事没啥好嫉妒的,毕竟家里长辈不死绝,都不可能嫁入皇家当正妃。 「陛下圣明!」 「微臣见过沐家那丫头,确实是端庄贤惠,有母仪天下之气质。」 「相对来说,微臣家那孙女就有点大大咧咧了,当个侧妃已经是她的造化,岂敢惦记正妃之位?」 老朱闻言满意的点点头。 「你能这样想,咱就放心了。」 「咱今天也不留你多聊了,赶紧回家准备吧,过不了多久礼部的官员就会上门门提……」 「微臣谢陛下恩典!」 冯胜恭恭敬敬的给老朱磕了个头,倒退着几步,然后扭头就一路小跑的离开了。 老朱看着冯胜没心没肺的样子,只能报以苦笑。 希望他家孙女可别跟他一样,是个没脑子的货..... 老朱跟朱允熥敲定婚事后,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先是让礼部拟定皇太孙大婚的仪典,然后命亲王级别的人上门提亲。 原则上来说这事应该让秦王出马,可谁让秦王那厮太能折腾,跟着船队出海了呢? 因此,这事只能让晋王朱棡来办。 在纳彩、问名、纳吉、纳征等一系列的程序走完后,还得请钦天监的人选个黄道吉日,然后才是皇太孙亲迎。 老朱本以为这事办起来会很快,哪承想光是敲定大婚的仪典,就来来回回浪费了他一个月时间。 不过这倒也不能怪礼部,实在是老朱太难伺候,总想给大孙一个盛况空前的婚 礼。 在敲定大婚仪典后,朱棡奉命从晋阳来京城,逐个去替大侄子提亲。 沐家没有长辈,没人陪他喝酒,赵盼儿寄居在叔叔家,还是个文官,更没人陪他喝酒。 只有到了冯家,朱棡这才感觉到什么叫做勋贵们的热情。 冯胜为了招待朱棡这个上门]提亲的媒人,将京中有头有脸的勋贵都请来作陪。 这热闹的场面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误以为他们家孙女被选为太孙正妃了呢。 朱棡这个朱家人,不仅要负责纳彩,还得负责问名、纳吉、纳征。 所谓纳彩,就是敲定跟女方家的婚事,得到女方家的首肯。问名就是询问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纳吉就是拿着女方的生辰八字去太庙占卜吉凶。 一般来说,只要两家诚心想结亲,基本上占卜不出「凶」来。 在纳吉结束就是纳征,即男方给女方下聘礼。女方接受聘礼,即代表答应这门亲事。 这些流程对于朱棡来说都只是走过场,毕竟有皇命压着,哪个不开眼的敢说不同意? 只有到了请期这一环节出了点问题,但这个问题也不是出在女方,而是出在钦天监这边。 老朱的想法是越早越好,然而钦天监给出的日期竟然是三个月以后。 老朱在心里一盘算,三个月后就快过入冬了,会不会拖的太久了些? 但不论老朱怎么明示、暗示,钦天监那边都不松口,坚持说皇太孙的生辰八字,只能在三个月后成亲。 老朱见钦天监这边指望不上,就去找张邋遢询问去了。 「微臣拜见陛下……」 「劳烦张仙师给咱大孙占卜一下,选个黄道吉日成亲。」 「这事……」 张邋遢装模作样的算了一下,然后给出四个月后的望日乃是黄道吉日。 老朱一听这话,老脸当场拉了下来。 「不能再早点吗?」 「不能!」 「皇太孙殿下的命格特殊,其本是早天之相,后经皇天护佑,三清加持,这才扭转乾坤,有了今日之成就。」 「若是成亲之时有违天时,恐怕会妨碍皇太孙今后的寿数……」 老朱一听这话当场慌神,再也不敢嫌弃时间长了。 「行行行!」 「四个月后就四个月后,敢问张仙师,四个月后哪一天合适?」 「回陛下,四个月后的望日合适。」 老朱暗暗一合计,四个月后的望日也就是十月十五,看上去确实是个圆圆满满的日子。 「好!」 「就依张仙师所言,将大孙的婚礼定在十月十五!」 在老朱跟张邋遢敲定婚礼日期之时,魏国公府后宅,徐妙锦所在的小院内正有隐隐哭声传来。 「小姐,您这是何苦呢,呜呜呜……」 小石头抽抽噎噎的哭着,徐妙锦脸上却是一脸平静,无悲无喜。 「小石头别磨蹭了,赶紧给我收拾东西吧。」 「你要是受不得道观的清苦,就不用跟着我去受罪了,我会让大嫂给你找个好人家嫁了……」 第(2/3)页